分享下被辞退后空窗一年的经历和感受
引言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我不是想写一篇就业指导之类的东西,毕竟每个人的职业,性格,经历都会有所不同,我不敢说我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体会,我只是想要给自己的人生这一年做一个记录。
这一年的经验和教训过于深刻,希望写下这篇文章能够一直提醒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的职业和工作经历
我是一个从业已经接近10年的程序员,我在大学其实学的是一门毫不相关的专业。平平无奇的大学和一个天坑专业,让我在毕业之后很自然的加入了互联网大潮中,去了北京的培训机构学习了几个月之后正式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我简单谈谈对这门行业的过去的发展和现状的理解。
北漂五年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十年来程序员这个职业是真的炙手可热,给低学历乃至天坑专业的学生带来非常不菲的收入,可以说是平民的黄金职业。我在过去十年的经历中,共事的同事也大部分都是不到本科,非本专业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借着互联网的这一阵东风,总算是喝到一点肉汤。
我对于程序员这份工作也是非常感恩,我现在很难想象如果我不干程序员,我还能做点什么。我的本专业可说是一点都不适合我的性格,我是个十足十的i人,与人相处的技巧能力非常糟糕,任何与人相处的场景都会让我感到非常不适。
我真的觉得以我的性格而言,能够成为一名程序员真的很幸运,毕竟这个社会,你不想跟人说话还要挣到高薪,同时门槛还挺低,这样的工作除了程序员还真的想不到第二个。
虽然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我不当程序员,也许职业生涯会碰到一些别的什么契机,能够让我改变目前的性格,从而有一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是更好的人生也不一定。不过也只是想想,毕竟性格这东西,成年之后是真的很难改变。
我的程序员工作经历总体而言,可说是比较舒适,我没有去过那种大厂,工资总体而言也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能干着适合我的工作,每次跳槽也都能拿到比之前更高的薪水,我还是很满足。有段时间,我几乎没有任何烦恼,我有过几次感到压力和危机感,但是在这些节点,总会觉得反正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我甚至有时间考了个北邮的硕士,这更让我觉得无需对未来感到害怕,整个人都处于没心没肺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在北京工作了五年,由于老家一些不得不回来的原因,我结束了北漂的生活,回到了南方老家。我这个时候对于职业生涯的看法依然非常乐观,这个南方城市虽小,但是打开招聘软件一搜,也还能跳出几十个程序员的工作机会,我自信凭我的履历可以轻松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我没有感到任何担心,玩了两三个月之后,投了一两家离家较近的岗位,也没多久就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单位。这更加增强了我本就充足的自信。
回老家躺平三年半
这家单位的工作比起北京来说,压力和工作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工资虽然确实砍了大半,但是在这个小城市来说,依然还是非常可观,在我所认识的本地同学中,没有比我高的。这段时期长达三年半,我延续了在北京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工作状态。这家公司非常自由,我得以学习和实践了相当多的最新技术,在技术上可以说非常有收获。
我也在这段时间内迈过了30岁的门槛,我开始有了一点危机意识,我有好几次想着要不要考个公务员或者做点副业,来让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有个Plan B。但是这种危机感还不够强大,我在虚幻的舒适感中浑浑噩噩的混过了这三年半。现在复盘的话,我觉得这本应该是我能够改变人生的三年半,是我极其珍贵的一段时间,我真的不应该就这么浪费掉。
危机的到来在2023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司在2022年底到2023年初经历了非常重大的业绩打击。重大的经营压力让老板做出了裁员的决定。我刚好也在裁员的名单之中,从业绩上来说,我应该没啥被裁的理由,这个公司上下好几套系统都是我从零开始搭建,只是由于确实性格上缺陷,让我和领导同事之间太过缺乏沟通交流,让我成为了那个可以被淘汰的员工。
对于这次裁员,我现在想来,觉得也不完全算是坏事。它发生在我35岁之前,让我有机会能能反思自己的人生。让我这接下来的一年,获得了过去十年都不曾获得的宝贵经验教训。
被辞退后的经历
被辞退的情况和感受
被辞退的第一时间,我的感受其实是开心。我本就已经不太喜欢那家公司和那个部门,能够被辞退,还能获得三个月的工资补偿,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我都觉得是非常不错的一件事。
之前累计的虚妄自信和完全没做任何Plan B的现状开始反噬,我做了好几个错误的决定,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了我长达一年碌碌无为,而且万分痛苦的空窗期。
第一个错误的决定是没有马上开始找工作,本来休息一段时间倒也没什么,之前从北京回来我也休息了几个月,但是这次的问题在于做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
第二个错误的决定是非常自信的要去当一个独立开发,在没有之前相关的积累的情况下,比如做网站要知道国内的审核制度,做小程序要知道独立开发的类目限制等等,我在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盲目的开始了独立开发。这和第一个决定一起,直接导致了我一年之后糟糕的现状。
第三个错误的决定是立马告诉了我的家人我被辞退以及做独立开发的决定,依然还是盲目的自信作祟,认为自己一定能做成。结果家人的知情,很直接的后果就是时不时问你现状,给你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还有几个客观因素,当时2022年买的房子也正好交付,我也是想着刚好趁着这个时间去监督装修。而这套房子的房贷也在接下来的每个月都像丧钟一样提醒你死期将至。
还有个客观因素是我的姑姑和她的小孩刚好在这年的暑假从国外回来中国玩,自然也是住到我的新家。这种婆家人扎堆,小孩成群的情况,自然让我老婆极其不满,引发了整整三四个月难以忍受的糟糕体验和矛盾冲突。这里也不细表了,总之也是导致我糟糕的一年空窗期的原因之一吧。
空窗期的一些努力
当独立开发的想法很诱人,付诸实践之后发现非常的举步维艰。首先独立开发确实有非常多的方向可以去做。
- 如果你有资源,那就找熟人接项目。
- 网上找项目做。
- 做网站获取点击流量,挣广告费。诸如小程序或者App之类的也是类似的思路。
- 做技术博客赚点击流量。
- 做独立游戏。
这些想法每一个我都尝试过,也写过很多相关的博客,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没成功,具体失败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我大概罗列一下吧:
离职第1-2个月
当时的ChatGPT如日中天,我尝试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端的ChatGPT客户端。当中克服了很多的技术难点,比如国内无法调用OpenAI接口,返回信息时间过长,小程序不支持stream等等。
开发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当时热情高涨,苦心专研也颇有乐趣。当中我还拒绝了前领导为我推荐的一个工作岗位,那个时候实在心气太高了,根本不屑搭理这种前领导“施舍”的工作。
我最后确实完成了一个落地可用的项目。可惜最后出现了一个我完全无法搞定的问题,就是ChatGPT的接口Token最多只能存在两周就会被OpenAI封禁。原因应该就是监测到了中国的异常流量。即使我当中是通过了Cloudflare做了一层中间代理转发,也依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离职第3个月
我研究了很久如何解决ChatGPT的这个封禁Token的问题,没能找到非常好的方案。同时这个时候我也发现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同类应用,我开发的小程序即使能够上线也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
于是我转而开发另一个小程序,一个能够浏览Hacker News的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基本没啥技术难度,因为我觉得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我先至少做出一个上线的小程序,获得一点成就感再说。这个小程序我也没花两周就做出来了。但是发布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难度出现在恶心的国内审核制度,首先这个小程序的功能涉及到一些后台逻辑处理,这就需要一个服务器和域名,小程序还规定了必须是Https的域名以及国内备案的服务器。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先买到国内服务器+域名+证书+备案,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少说得小几千一年。即使确实这一套流程都搞定了,你还面对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个人开发者可发布的小程序类目少的可怜,基本没法变现,具体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关于个人开发者为什么应该放弃小程序》。
离职第4-5个月
意识到小程序这条路没办法变现的情况下,我第一次陷入了心灰意冷。同时这个时候,我的姑姑和她的小孩回国内玩,住到我家里之后发生了一系列不愉快的经历,我处于一阵焦头烂额之中,也一度没办法集中精力去经营我的独立开发之路。
这两个月在灰心丧气的状态下,我尝试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坚持发布一些技术博客(也是投机取巧,拉了一些优秀的英文博客,然后用ChatGPT翻译出来而已),以及在Github上找了两个开源项目,稍微润色了下,一个发布在我的网页域名上,一个发布在小程序。
这些毫无营养的尝试当然没收到任何效果,完全没有获得任何的点击量。这里也题外话一句,奉劝想做自媒体的同学也再考虑一下,这个赛道已经卷到没边了。
离职第6个月
颓废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着手别的尝试。如果自己开发项目这条路走不通,那我就尝试去freelancer的网站找项目,或者remote job。
我研究了一段时间这个方向,国内代表网站猪八戒和程序员客栈,国外有很多,比如Upwork和Fiverr。
国内的网站,我必须得承认我没有怎么认真投递,因为观感极差,首先是需要你充值才给你推送工作,另外这些网站的口碑也很差,随便搜一搜就是被骗的经历。以及我本人对于国内网站的糟糕印象,所以基本就没怎么尝试在国内网站进行尝试。
国外的网站,Upwork和Fiverr都有尝试过,我英语读写能力还算够看,勉强都填完了这些网站要求的简历和工作要求之类的。然而真的开始投递的时候却打退堂鼓了,这些工作很多都是来自欧美国家,下面抢工作的人也能看到一堆来自印度的程序员。我第一感觉就是我没任何竞争力,即使如此我还是逼自己投了几份工作。
当然毫无意外的,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我想也许我是应该再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我可以想象即使我的简历获得青睐,也还必须经历一次面试的洗礼。而我这个人本身沟通能力就差,就算中文面试都表现糟糕,更何况英文面试。我考虑了下现实,不得不承认这条路我也走不通。
离职第7-8个月
这个时候我的姑姑和她的小孩又回去国外了,我紧绷的神经这时候得到了一次放松,我花了一些时间安抚我的老婆和我自己的情绪。
同时维护着那个不痛不痒的网页和小程序项目,依旧没啥流量,而且还又一次面对国外api失效的问题。
腾讯对于个人开发的小程序也发了个新规,要求必须也进行审核,每次审核交300块钱,注意,300块钱不是审核通过的价格,即使审核没通过,你的300块钱也退不回来,还得继续下次审核,如果你不进行这个审核,那么很遗憾,你的小程序搜不到也分享不了,等于就是个扔在垃圾桶里的废物。
我这时候想要进行一些自我沉淀,进行反思,隐隐约约也觉得可能不得不重新投入职场,开始刷一些培训机构的高级架构师之类的课程,为免广告嫌疑,这里就不说是什么课程了。总之算是有一些收获。
这段时间的经验教训
如我前面所说,如果我能提前了解独立开发的种种困难,那我就不用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在试错上,我至少也可以先找份工作再慢慢去做这些,可以显得更加的从容。像我这样毫无退路的去当一个独立开发,后果就是每一次试错背后付出的都是多达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成本,而各方面的压力也让我没办法投入太多时间在每一个选择上,这个失败就要立刻尝试别的做法,这也是导致我每一次尝试没办法成功的一个原因。
我想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要迷信自己的技术能力,做好一个项目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市场需求,功能布局,UI设计,平台投放,变现方式,等等,每一个方面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在网上看到别人独立开发的经验看起来都很轻松,很诱人,这我不敢下定论说都是骗人或者卖课的,也许他们确实都是技术大牛呢。但是就算他们都是真的成功了,那也是幸存者偏差,独立开发是个远比上班开发需求难上百倍的方向,我没做过调查,但是我不负责任的做个猜想,大部分的独立开发的结果应该都是失败的。
不要把独立开发想的太容易,如果你真的打算做独立开发,做好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毫无成果的准备,同时最好还是不要放弃上班。
重新找工作
时间是真的过的非常快,不知不觉中,在我发现我的独立开发之路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时,已经过去了8,9个月。
我确实开始慌张了。我开发反思,我意识到不能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毫无退路的做独立开发。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都太高了。
于是,在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之后,我开始面对现实了,我要开始重新找工作了,而这,又成为了一段惨痛失败的开始。
第一次尝试(离职第9个月)
这个时候我的心态却是,“只要想找,我分分钟就能找到”,在招聘网站上只看了寥寥几家,只投了离家近的一家公司。内心并没有多期待对方的回复,因为还抱有一些希望能够通过独立开发挣钱。
这家公司在一周内就通知我面试,面试的过程还算顺利,技术面回答的还是很不错。但是在和HR进行交流的时候,这个HR却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比如我说不知道我的上家公司薪资构成,以及我说到公司项目数量之类的,我认为我回答的很正常,这个HR却开始莫名其妙的阴阳我。我的脾气也开始上来了,后面就开始没好气的进行回复。最后的谈话不算愉快,结果自然是这个面试失败了。
这个面试发生在十月份,这次面试失败后,我一个多月都没有再投简历,原因是我当时在准备事业编的考试,以及这次不愉快的面试让我对于找工作有一丝抵触。
第二次尝试(离职第10个月)
事业编的考试最终结果也是失败,时间已经来到十一月底,我离职已经接近10个月了。这个时候我明白我不能再继续当一个无业游民了,我必须得先找一份工作。这时我的心态是,什么工作都好,反正先做着,在工作的时候再继续干我想做的事就好了,独立开发也好,考公也好,都先工作了之后再去做。
于是我开始了在招聘网站上的海投,不看距离,不看公司规模,只要薪资过得去就行。这种方式让我没多久就接到了另一个公司的面试,这个公司从一开始就很奇怪。只对我进行了十分钟的技术面试就告诉我通过了,同时给出的薪资在我这个城市可说是高出行业平均40%。
我虽然忐忑,但是必须去上班的心态还是让我接受了这个offer。
不出所料的,这份工作,第一天起,就处处让我看到了这个公司的不专业。
- 项目经理是个年轻女孩,没有对技术人员的任何尊重,觉得自己懂业务就非常高傲,没有一点好脸色,说话方式非常让人火大。
- 部门领导很爱吹牛,对技术一知半解,没有软件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于项目工期没有一点概念,一开始想要对我进行摸底,而摸底方式相当离谱,让我在两天内开发出小程序+网页后台管理的一个完整功能模块,总共将近10个页面。没错,是两天,10个页面,包含前后端功能。
- 公司出尔反尔,入职时答应的双休和五险一金,在第一周就反悔说要取消。
同时这个公司规模小的可怜,又离家非常远,这样的工作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挫败感,“难道我只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吗?”,这样的疑问开始在我脑海里出现,我那本来高傲的自信终于开始垮塌。
这个工作我只干了两周就辞职了,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草台班子,这与我的内心期望相差实在过大。
这个部门领导,装B摸我的底翻车了之后,在我离职的时候就惊慌失措,极力挽留,在我离职后又找了我两三次想让我回去,但是我也明白,这样的草台班子,不是我回去了就能有什么改善的,即使我此刻非常需要一份工作,我也出于对这公司的厌恶拒绝了他的挽留。
第三次尝试(离职第11个月)
这次工作辞职后已经接近年底了,我陆续又投了些简历,经过上次的教训,我只投那些相对更近,公司规模也更大的工作机会,但是回应寥寥,只有两个工厂的开发岗位邀请我进行面试,上班时间都是非常不人性化。其中一个要求上班到晚上九点我直接拒绝了,另一个只有单休我当场说可以接受,想的是只要能面试通过,先上班了再说。结果这个单休的工作面试完之后却也没有下文。这真的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从业至今都没干过单休的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低的姿态了(没有冒犯单休工作的意思☹️)。
这两次失败的面试之后已经非常接近过年了,我停止了投递简历,想着既然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如等过完年的金三银四再找。
在这段时间,我又不死心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开发了一个心理测试的网站,这个网站用了我之前没接触过的Vue进行开发,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开发完成后发布到了Cloudflare的网站托管。想着先接入一个Google Ads看看。没想到这一步也没那么容易,Google Ads有一套摸不准的审核标准,总之是告诉我网站没通过审核,我改了几次,但是死活就是无法在我的网站上线广告服务。
后来我又尝试了在Facebook上发布小游戏的可能性,结果也是需要商业资格审核,我甚至想办法搞了一张正儿八经的国内营业执照,结果也是没有通过,这条路看来也是基本没戏。
很无力,很焦躁,很挫败,我就在这样的心情中迎来了过年。
第四次尝试(离职第12个月)
过完年来到传说中的金三银四,也已经是我离职后的整整一年。我这时候的心态和一年前已经完全天壤之别,我开始拼了命地海投,不仅对于距离要求放宽,薪资也不再有什么要求。
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大约询问和投递了将近80个公司,回复不算多,最后收到了6份面试邀请。
第一家是一个外包银行项目的公司,面试了接近一个小时,面试过程中规中矩,没有通过。
第二家是一家外包政府教育项目的公司,招的是全栈,离家很近,结果去了之后告诉我想要的是技术总监,我非常抵触管人的工作,何况如果是技术总监,这给的薪资也过于低了吧,在和对方互相看不对眼之后结束。
第三家也是一个外包银行的工作,通过了第一轮电话面试,但是迟迟都没有等到他们HR所说的第二轮面试,不了了之。
在面试的间隙我还去了线下的招聘会,想要获得一些国企单位的机会。投了四家单位,三家国企,一家研究院,以为对方对我的印象挺好的,结果就再也没有后文。我有点怀疑这些国企参加招聘会就是来完成政府任务的,根本没打算在招聘会招到人。
第四家是一家建筑公司,面试过程都还算顺利,部门领导和我提到了现在程序员的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了,我也确实有所感触。最终因为我要的薪资过高而被淘汰,真的是非常扯淡,我要的薪资不管是以这个城市的水准还是我自己的资历来说,都可以说偏低了。
第五家公司是一家当地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的服装公司,客观来说,当时我严重咳嗽,喉咙都发不出声音,我觉得我的表现非常糟糕,我几乎笃定我没办法通过面试。
第六家公司是一家研究所,其实我非常想去这家,通过了他们的笔试之后,约好了下次的视频面试。
但是没几天第五家公司发来了offer,我没想到我那样的糟糕表现居然能通过面试,我考虑了一下之后,决定还是去这家服装公司,推掉了那家研究所的视频面试。我那时的考虑是,一是这么大公司的工作机会必定不会太差,二是我表现那么差却能得到offer可能和我上家公司也是服装行业有关,也许领导之间有打过招呼,那我拒绝这个offer怕是这个服装行业以后都不会有什么机会了,三是当时确实心态已经崩了,能得到offer已经非常感激,不太想要挑了。
找工作的经验教训
找工作的经历非常惨痛,教训非常深刻。
- 第一是让我清楚认识到了行业的现状已经大不如前,已经是更高的技能要求,更多更年轻的同行竞争,却提供更低的薪资。
- 第二是随着我年纪的增长,逐渐已经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市面上对于30岁以上的开发人员,几乎都会要求管理团队,而我这个人真的是非常讨厌去管人。
- 第三是硕士学历对于找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加成,由于第一学历和开发完全无关,导致别人也会同样轻视我的这个硕士学历,加上我自己也嘴笨,提到这个硕士学历不仅不会吹的更厉害,反而说得像是一个野鸡证书。如果可以的话,做开发宁愿通过自考函授弄个相关的专业都好过考个无关的硕士学历。
- 第四是不要迷信自己过去的履历,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比再华丽的简历都更有用。
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现状
目前我已经入职这家公司一个月,这家公司相比起本地其他公司来说,各个方面都可算是不错了。有双休,有五险一金,项目强度相对来说也还适中。唯一的不足是距离太远,上下班通勤时间每天要将近两个小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个困难暂时只能先忍着。
同事之间还的相处确实是我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同事都是程序员,性格都比较偏内向,基本不主动打招呼就不会理你的那种。他们互相之间倒是挺熟,这就让我在其中颇为尴尬,本身我也不是特别会与人相处,加上一年空窗期鲜少和陌生人交流,所以直到现在也还没能跟他们熟悉起来。
关于空窗期
真的不建议空窗期太久,当然富哥除外。因为就算你拥有一两年不工作也够用的积蓄,太长的空窗期也会麻痹你的身心。工作和在家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我这一年几乎没有放松过,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每天都要么在学习,要么在开发,没有哪天敢真的完全放松自己去玩游戏或者刷剧。即使这样,我上班之后也有一种深深的窒息感,仿佛在水面自由呼吸太久的人一下子被按在了水里。
另外我也明显感觉到太长的空窗期会影响到找工作,几乎每家面试的公司都会问空窗期的原因。这个问题其实非常不好回答,比起离职的原因还更难回答。我就算如实回答离职原因是被裁员,也都可以用一些话术修饰的动听点。但是一年的空窗期真的很难解释,所有的理由都在HR看来,无论多冠冕堂皇,都可以归结为:你很懒,或者你觉得上班不重要。无论是哪条,都是严重的减分项。休息一段时间=懒,准备考公=上班不重要,去创业=上班不重要,照顾家人=上班不重要,打零工=懒……反正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在HR那里完美过关。
最后我不得不加上那段年底两周的工作经历,并将其工作经历增加到了半年,使得我的空窗期看起来只有三个月,这样才稍微能够在面试时不那么狼狈。
实际上班后我也能够理解HR的这种做法,空窗期太久的员工是有很大概率无法适应上班的节奏,怀疑其工作和融入同事的能力也算合情合理。
总之,空窗期非常糟糕,除非你真的已经做好以后不再上班的打算,并且很自信不上班也能完全养活你自己,否则还是不要装B搞那么长的空窗期。
接下来的打算
一年的空窗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这个社会的现状,回顾这一年,我能回忆起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痛苦的抉择,每一次失败后的自我怀疑和焦虑。
这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明白了我现在所拥有的都很脆弱,我必须得提高我的人生容错率。我一年的惨痛经历和近期的不断思考让我目前有一些粗浅的规划:
- 考公:首先我还差一年到35岁,考公的机会剩下一次,我会先尽力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 软考:我明白考公成功的几率渺茫,大概率以后的职业生涯还是以程序员为主,我打算今年先考到软考证书,作为一个Buff。
- 学历提升:认识到本科和硕士专业与开发无关的巨大缺陷,我目前有两个方向,要么自考个计算机专业,要么再考个相关的硕士专业。
- 领英证书:在领英找工作的时候发现需要一些证书认证,我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考取一些资格认证在上面能够显示。
- 一年两个项目:自由职业开发依然还没有尝试所有的可能性,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做一些项目进行发布,暂时的计划是一年至少发布两个项目。先不去管变现的问题,开发并发布项目才是保持技术新鲜感的最好途径。
- 拓宽出路:当然我也需要考虑到随着AI发展,程序员这碗饭是越来越不吃香了,虽然我暂时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计划,但是我需要一直保持敏感度,确保自己能够在行业哪天突然死亡的时候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 提升沟通能力:我认识到这个世界真正的基础能力是表达和沟通能力,我需要尽可能提高我这方面的能力。以前我也相信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优势,但是真的被社会毒打一遍后越来越发现,即使是相同的技术能力,你有更强的表达沟通技巧,也会让你更容易到达成功。我找工作有一部分目的也是觉得不能脱离社会,不能成为一个零沟通的人,也希望各位程序员同僚们都能认识到这点。
总结
在打算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着实没有想到我能洋洋洒洒的写出一万字。其实也还有很多的细节想要分享,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也许后续还会继续补充。
最后总结这段让我永生难玩的一年,还是文章开头那八个字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大家共勉。
2024年12月31日对于这一年的总结
这一年真的还挺不开心的,经历了年初没有工作的彷徨和慌张,惶惶如丧家之犬。后来虽然找到了一份并,但是一直都非常不满意,干得非常的抑郁,原本的打算是作为过渡,只干半年就好,结果干到了现在。
希望在工作后再做打算的计划并没有怎么实现,想要考上公职,考了三次,目前并没有成功,其中一次以笔试第二的成绩在面试中被淘汰,还有两次目前笔试成绩还没出,希望明年能有个好成绩。
希望边上班边做项目的计划也失败了,没有作出任何项目,在这份令人心力憔悴的岗位上愈发对开发项目失去兴趣,我几乎已经笃定我不会长期干程序员了,如果没考上公职,我已经不敢想象以后的职业生涯了。
老婆和家里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依然是随时飘荡在我生活上空的一朵乌云。明年暂时也看不到什么希望能解决。
打算考软考等一堆证书的打算也先挂起了,软考失败了一次。后面的时间就全都给了考公,等明年我所有的考公机会用完之后再重新捡起这个计划吧。
目前的状态也不太好,考完省考之后一直也没能重新再紧张起来去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今年真的是很糟糕啊,我想很多人也都是如此吧。有很多的打算一开始都是计划的好好的,但却几乎没有任何完成的,工作的焦头烂额,家庭琐事的各种烦恼,这种情况下回到家还要继续努力真的好难啊……
明年36了,已经要奔向40岁了。我希望明年能比今年好一点吧。